信息化时代,智慧校园为百年新校技术赋能,学校寻求创新的步履几乎是被技术的洪流裹挟着向前的。当各种各样的平台、资源包呈现在面前,我们曾经兴奋,而当从技术认知层面过渡到应用层面时却发现,问题来了:一是新技术很“贵”,学校接受与使用的成本很高;二是追着新技术、新平台的脚步不断改变和调整技术使用的习惯,教师们很“累”。贵,意味着可能无力接受;累,意味着可能接受受阻。我们选择的原则是不求新、全,只看重适用、易用、兼容性好。
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,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,将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。2018年,在信息化“智慧校国3.0”规划中,建设一个“令人激动”的“智慧校园”。这幅蓝图描绘的是: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、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、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、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。简而言之,“要做一个安全、稳定、环保、节能的校园。2018年6月7日,国家标准《智慧校园总体框架》(Smart campus overall framework)发布。
如同智慧地球一样,"智慧校园"与时下如火如荼的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。IDC 的新数据预测,截至2020年,全球将有310亿个互联设备联网工作。届时,人们将体验到连续的、无处不在的互联网。
而"智慧校园"的首要目标,也正是通过物联网技术,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。从技术上来说,智慧的地球涉及用RFID、二维码、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和设备。
通过“智慧校园”,“校园大数据”两个核心关键词给了一下简单地分析,总体来说,智慧校园/校园大数据项目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,从校园信息化建设开始,到校园数字化运营,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过程,而且能够提供智慧校园技术的公司,都要求有强大的综合系统集成能力。
智慧校园管理也包括包括几个方面:智慧校园战略管理、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管理、智慧校园建设团队管理、智慧校园建设经费管理、智慧校园研究课题管理、智慧校园评价管理。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,由智慧领导力、智慧环境、智慧资源、智慧学习和智慧教学、智慧服务。
在我们的智慧校园的软件中就包含了校园大数据的校长端,学校端,老师端以及学生端四大部分。
校长端:对校园数据一目了然,简单清楚,平台登录,大数据展示,方便领导参观,招生,提高学校整体形象。
学校端:学校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发布消息通知,校园文化和教学计划。最主要的是校方可以将本校公开课发布到平台上,供本校或者其他学校的师生观看。其中公开课的功能在媒体资源的支撑下,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展示教学实力。各学校通过将本校优质公开课发布到网上,可以将自身优秀的教学方法分享到其他学校。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。
老师端:老师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,比如考勤和在线班会。除此之外,老师端还能实现项目申报,财务系统,审批系统等功能。
学生端:学生端功能主要面向高校学生,还有中小学生。针对高校学生的功能分为生活和学习场景。在生活场景下,平台利用微信支付切入到校园经济。学生可以通过支付完成各类缴费和消费。在学习场景下,学生可以查看课表,在线选课,上公开课。